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(精选15篇)
在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说到作文,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,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,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。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,你确定会写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1很早的时候,好奇心旺盛的我就被书上的一个小知识迷住。现在我便有了揭开秘密的机会!
里面说:倒满一杯水,用白纸盖住杯口,然后一翻,飞身朝下直竖,大部分水就无法流出来了。我觉得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论荒唐至极,我也有点半信半疑:想让普通的纸承受水的冲力与无孔不入的特性,根本是痴心妄想嘛!不过,心动不如行动,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。
我风驰电掣的准备好材料,灌满一整杯水,然后用A4纸紧紧捂住。但纸一碰瓶口,水就将一块浸湿了,由此更加证明了我的推测,水肯定会全部溢出的!我屏息凝神,猛的倒过来,原以为水像冲破堤坝的洪流般倾泻而出,却发现事与愿违,不仅纸没有被弄烂,反而只有几颗渺小的水珠缓慢的从杯底渗透出来。我惊讶得张口结舌:“这...这怎么可能?完全违背了自然常理啊!” 但对自己与众不同的离奇发现,还是比较欣喜若狂的,我很希望可以再玩一回,不过这下我多留了个心眼:既然就这么一张纸,可经受一整杯水的压力,那么我如果倒掉半杯水,岂不是事半功倍的妙法!
我满怀信心的倒掉半杯子水,再重复实验!我瞪大双眼,准备见证奇迹的降临。“啪!”余下的半杯水毫不客气的到了出去,教了我一个透心凉!“呸呸!你这水是在搞我嘛,来的时候不来,不来之时偏偏要来!” 我没好气的小声抱怨。此现象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:为什么同一个过程,同样的器材,只不过水量大小不同,实验结果也大相径庭?我端了一颗问题之心查找百度。
啊,原来,一张纸是顶不住水的冲击力了。真正是大气压的神奇!满水的杯里没有流动空气,你也不会为重力而落;我半杯水里不是真空了,压强便胜于大气压力,从而简单的直接流出。
通过这次实验,我明白了生活中只要善于提问,就能解开一切谜团!多么有趣的实验!
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2大家一定都玩过跷跷板吧!可是你们听说过蜡烛跷跷板吗?哈哈!没听说过吧!暑假里,我和妈妈就做了这个有趣的实验。
我们先准备好材料,一根长长的蜡烛,把底部削去一点点蜡,使两头都有可以点燃的烛芯。再准备一根又细又长的牙签,然后拿两个同样高的陶瓷碗,再加上一个打火机。
开始做实验了,我先用牙签穿过蜡烛的正中间,然后把牙签的两头平放在两个碗上,接着拿打火机把蜡烛的两头都点燃。很快蜡烛两头的火苗越烧越旺,还冒着一股淡淡的黑烟。我好奇地看着它们,等待它一上一下地摆动。不久蜡烛的一头翘起来了,蜡烛油“嘀嗒嘀嗒”地直往下落,蜡烛也在飞快地变短。可是另一头低
下去就翘不起来了,过了一会儿跷跷板“翻船”了,第一次实验失败了。
我托着腮帮,盯着蜡烛看了很久,终于发现,蜡烛的一头重一些,烛芯粗一些,怪不得烧地时候火那么旺呢!火旺的这一头太轻了,而另一头的火太小了,下沉得太快了,所以实验失败了。于是,我和妈妈把火吹灭,再用刀把烛芯露出少一点得一头削得和另一头差不多。接着我们再把蜡烛两头点燃。啊!好神奇呀!蜡烛真的像跷跷板一样一上一下地摆动起来。只见它这边低下去,那边翘起来,此起彼伏,蜡烛变短了得时候还转起了圆圈,十分有趣。
你们想知道蜡烛为什么能变成跷跷板吗?原来蜡烛燃烧会向下滴液体蜡,一端滴下一些,就会上升,蜡烛的平衡不断被破坏,结果
就会出现交替地上升、下降的现象。
做实验真有趣,真神奇!
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3有一句话叫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。而今天,黄老师却唱反调,带领我们做了一个叫“水不往低处流”的实验。
刚开始,黄老师先拿出一个装满水的水杯,笑眯眯地问我们:“大家说,如果我把这杯水的底朝上,里面的水会怎么样呢?”“当然是全漏啦!这么简单。”我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。“那如果我在杯口添一张纸片呢?”老师把杯里的水倒了一半,然后问。“啊?那肯定也会漏吧!”“可能不会漏吧!”黄老师这个问题一提出,就把我们给问住了。有的说不会漏,有的说肯定还会漏,还有的说不知道……答案五花八门,争论不休。后来,只好让老师把答案给揭开。
黄老师先找了一张非常薄的纸片,放在杯口上,用手掌心一按,然后很快速地把杯子翻了个身。差不多过了一分钟后,黄老师松开了纸片。“漏,漏,快漏啊!”我小声地喊着。结果,水没漏下来,纸片稳稳地像狗皮膏药一样粘在杯口。“咦?怎么回事?”我和同学们都大吃一惊,连忙询问黄老师。“因为杯口的纸片给水里的空气形成了阻力,所以纸片便稳稳地粘在上面啦!”老师如献宝似的骄傲地说道。“老师,我不信!您摇晃几下,肯定会掉!”一个姓黎的同学不服气,大声说道。老师欣然接受了“挑战”。只见,他非常轻地摇动起了杯子,纸片没掉。“用力!用力一点!”同学们嚷道。老师不得已,又更加用力地上下摇晃了几下。“哗啦”一声,水全漏了。“哈!哈!漏了!”全体发出了阴谋得逞的笑声。“哼,中计了!”老师装出很懊恼的样子,引得我们笑得肚子直打颤。
“水不往低处流”的实验实在是太有趣了!结束后我还念念不忘,想再做一次呢!
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4星期四的科学课上,陆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有趣实验。
陆老师先拿过一瓶液体,让几个同学闻了闻,同学们禁禁鼻子,纷纷说是醋。老师说:“对,这是白醋,它是用醋酸做成的。还有一种醋叫陈醋,是用粮食发酵而成的。”说完,他又拿来一袋白色的粉状物。“这是小苏打,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两种物质来做一个实验。”陆老师笑着说。我想:陆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,这两种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能做什么实验呢?
同学们瞪大眼睛望着陆老师,只见他先把一些小苏打用勺舀到烧杯里,然后,又用勺舀了少许醋进去。突然,那杯里有许多泡泡产生,不一会儿就变成的了白色的大堆泡沫。这时,杯中的物质有点像我们喝的可乐,不断往外冒泡,还伴随着汽泡的爆裂声。同学们纷纷凑上前,想看个清楚。陆老师又拿出一盒火柴和一根蜡烛,神秘地说:“同学们,都坐好,更有趣的还在后面呢。”他擦燃了一根火柴,把火柴凑到烧杯前,火柴冒了一缕青烟,一瞬间就灭了,同学们禁不住叫出声来,难道陆老师在变魔术?接着,他又点燃了一根蜡烛,烛焰摇曳,顷刻间照亮了讲台。同学们都不敢眨眼,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那小小的蜡烛上。只见陆老师把装着“可乐”的杯口靠近蜡烛火焰,蜡烛也熄灭了。咦,这是怎么回事?同学们惊讶得张大了嘴巴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耸耸肩,百思不得其解。
陆老师对我们说: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白醋和小苏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吗?”同学们摇摇头。陆老师笑道:“这是一种酸碱化学反应,醋里含酸,小苏打里含碱,酸碱中和后就 ……此处隐藏4310个字……
我好奇地问妈妈:“为什么放盐能让鸡蛋浮起来呢,妈妈?”
“那是因为盐水的浓度达到一定值到饱和状态。”妈妈说:“盐水的密度就比鸡蛋大,所以鸡蛋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。”我听了真是心服口服,也很开心,做得实验可以成功,一蹦三尺高。
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12今天,我们在凯丽老师的指导下要做实验——让鸡蛋在水里浮起来。我心里很紧张,同时也很期待,很开心。我准备了:一枚鸡蛋、一个实验杯、一瓶清水、一瓶食盐、还有一把勺子。
首先我把准备好的水小心翼翼地倒进实验杯,再把刚才那一枚鸡蛋轻轻地放入实验杯,鸡蛋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,一动也不动,像一头大懒猪一样在下面睡大觉。
通过实验,我知道鸡蛋在清水里面是浮不起来的。然后我从实验杯里把鸡蛋拿了出来。如何才能让鸡蛋浮起来呢?老师跟我们讲了一个关于死海的故事,我知道了往水里加盐让水地密度变大,可以使鸡蛋浮起来。接着我倒了一勺盐,盐像雪花一样洒到实验杯里,我用勺子搅一下,水一下子浑浊起来,盐像雪花一样在空中纷纷扬扬地跟着水旋转,过来一会儿,水慢慢的又变成了透明了,盐融化了。我再把鸡蛋放进了实验杯,心想:这回鸡蛋能浮起来了吧!可鸡蛋还是慢悠悠地沉到水里,继续睡大觉了。
哎呀!还是没浮起来,看来盐不够啊,我再倒了两勺盐,继续加,继续加……直到倒了六勺为止,我用勺子使劲地搅拌一下,盐的颗粒都在水里转起来,水变得像牛奶一样白色的,我继续搅拌了十几下,直到水变清为止。我再一次把鸡蛋放进实验杯,鸡蛋还是“咕咚”一声沉了下去,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感到很失望,心想:是不是盐放的太少了?这时候,鸡蛋慢慢地浮了起来。我高兴得手舞足蹈,大声地对爸爸妈妈喊道:“快看!快看!鸡蛋浮起来了,鸡蛋浮起来了!不再沉下去了。”他们也为我高兴,因为我的第一次实验就成功了。
这一次做实验真有趣啊!通过这次实验,我懂得了加了盐的水,密度变大了,浮力也变大了,因此鸡蛋在水里就能浮在水面上,不再沉下去了。
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13“叮铃铃”,随着一阵悦耳的铃声,同学们的说话声还没有平息,科学老师便拿着一些行头走进了教室。
只间老师手拿了一个纸杯,一只小蜡烛,一包苏打粉和一瓶食用醋。老师这是要干什麽呢?同学们都瞪大了双眼,好奇地看着老师,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。老师首先提问了: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让蜡烛熄灭有哪些方法吗?”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,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着答案。“用杯子盖住蜡烛。”“还可以吹熄。”老师等大家平静下来,才说:“今天,我不用你们大家所说的那些方法,也可以使蜡烛熄灭。”“不可能!”同学们异口同声。老师什麽也没说,神秘的笑了笑,她先把点燃的蜡烛放进纸杯中,在众目睽睽之下,用苏打粉撒在蜡烛根部一周。慢慢的,老师又把醋倒在苏打粉上,“刷”的一声,苏打粉与醋迅速溶解,形成了浅咖啡色的泡沫,从蜡烛根部往上涌。涌到与蜡烛一样高时,泡沫不动了。但火苗微弱起来,忽闪忽闪,经过几秒的“挣扎”,蜡烛终于熄灭了。泡沫也在此同时消失了,只剩下醋与苏打粉微量的一点混合体留在杯底。
咦?这是怎麽回事呢?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,纷纷骚首挠耳,皱起了眉。真是“解铃还需系铃人”,还是老师揭开了这其中的奥秘:苏打粉与醋溶解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,它们融合时会产生二氧化碳,而任何物体燃烧都需要氧气,所以杯子中充满二氧化碳时,火苗自然而然就熄灭了。老师继续说:“现在人们利用苏打粉与醋混合的泡沫发明了灭火器。灭火器是人类在火灾中的大功臣,为人类默默的服务着。同学们,处处留心皆学问。只要处处留心,就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大学问,甚至有些东西能利用起来,为人类服务呢!”同学们听了都点点头。
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14“叮铃铃”上课了,科学老师迈着轻快的脚步进了教室。放下书便丢下一句话:“去实验室。”话声刚落,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,这可是这学期第一次上实验课,显然大家对上实验课很感兴趣,我也不例外。
大家匆匆地挤进了实验室。实验室一般消毒水味扑面而来,不管了,先找个位置坐下再说。科学老师咳了咳,说道:“今天做洋葱表皮装片,实验行程参照书本25页。”教室里又沸腾了,我十分兴奋,第一次实验可得好好完成。可是天不由人,刚开始剥洋葱皮就不顺了。我的手兴奋地发抖,洋葱表皮切得又厚又粗糙。心想“胜败乃兵家常事,”做了自我安慰,再切。
可上天又与我开了个玩笑,我出手太快,一不小心划开到了手。鲜红的血液顿时就流了出来。事发突然,我就忍不住“啊”的叫了一声。这一声让我成了全班的焦点,把老师也招了。底下同学议论纷纷,老师帮我做了些紧急处理,给我贴上了创可贴。伤口是不痛了,不过这给我的信心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。
看到别人都拿着作品找老师验收去了,我还没有开始呢。我的心有些急,有句话叫欲速则不达,这句话现在在我身上是体现的是淋漓尽致。我划得越快,作品就越不完善,有的同学都打道回府了,眼看我手里的一个洋葱也快没了,我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,也产生了放弃的念头。
实验室里也没什么人了。老师看了看我,走到我身边语重心长地说:“急也没用,放平心态。”说着老师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剥洋葱表层皮。在老师的帮助下,我慢慢地终于揭下了一片可用的洋葱表皮。我长舒了一口气。
这次实验的印象是深刻的,我可是付出血的代价啊。不过获得的也不少,至少我知道像剥洋葱表皮这样的小事,也是要有耐心,要有恒心的,失败后不气馁,不放弃,小实验也有大收获。
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15这天,科学老师带我们去实验室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。
科学老师早早准备好了实验器材,他给我们每个小组都发了一套,我拿过来看了看,是一个薄铁环和一个用铁柄吊着的小铁球,这小铁球刚好能够穿过铁环中的圆圈。
老师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实验步骤,又给我们每一组发了一个酒精炉,说:“酒精灯火力不够,要用酒精炉。”老师拿来打火机,在炉中放上块状酒精,点燃。
我把小铁球贴在脸上,冰凉冰凉的。同学们催促我快把铁球放在火上烧,别磨叽了。我拎起小铁球,放在火上烧灼。红色带蓝的火焰越烧越旺,火舌肆虐地舔着铁球。铁球慢慢被烧红了,老师说可以了。我将铁球往铁环里塞,却发现塞不进去。哎?没烧时不是可以穿过去吗?我傻傻地用手往铁球上一摁,想把球摁进环中。“啊,好烫!”我大叫起来,手中的铁球滚落到了桌上。我吮吸着被烫痛的手指,希望能缓解疼痛。
旁边的人见我的手指被烫到了,就帮我继续做实验,她拎起铁球,往冷水中一浸。“嗞啦”一声,水中冒出一小股白烟,我扇去白烟,看铁球的变化。铁球在冷水中浸了一小会儿,似乎小了一些。我甩一甩烫伤的手,觉得不怎么痛了,就拿过铁环,拎起铁球,把铁球往环里穿。这下,铁球刚好穿过了铁环。
咦?这是怎么回事?我去问科学老师。科学老师告诉我:“因为温度越高,铁球中的分子运动就越剧烈,体积就会膨胀,因此铁球就穿不过铁环了;反之,加热过的铁球放在冷水中,温度下降,体积就变为原来的体积,所以铁球又刚好可以穿过铁环了。这就是热胀冷缩的原理。”
哦!原来是这样,我又学到了一门新知识。这次实验可真有趣!
文档为doc格式
Copyright © 2025 高至国学网 www.highallxy.com 版权所有